项目结束,我收到一封要“书面表扬”的邮件......

作者:Stacy 分类: 同事合作 发布于:2018-11-4 21:45 ė2510次浏览 60条评论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叫作《第二份工作》,是一本职场小说。


也是这本书让我产生一种“要是以后也能出一本职场方面的书就好了”的想法,我挺喜欢这本书的,所以搬过几次家,处理了很多书之后这本书都还是保留着。


过了好几年我无意中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顺着文章追过去发现竟然是这本书的作者(书和公众号用的是不同的笔名),觉得很惊喜,还给她留了言(公众号:温言)。


说回到这本书,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女主在外企的经历,有些细节我到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个就是“要表扬”。


 


故事背景大概是女主翠贝卡成功完成了一项工作,赢得了大老板们的赞许。大老板在其他部门同事前面夸她,有处得好的同事过来告诉她,怂恿她和大老板要反馈:


田尼娜说:“跟谁说不要紧,趁着他对你的热乎劲儿还美国,你自己主动地去向他、还有总部来的人要关于这次活动的反馈,口头表扬说说就过去了,要让口头表扬在笔头上才有用。你才刚来不到半年,所以没参加年度评估,等到夏天中期评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正面的材料有多少都不嫌多。”


接下来有一段女主的心理描写,后来女主仔细想想:


她所做的这些,原本也都是分内该做的;而会议的成果也可以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就是不去邀功请赏,这些成绩难道还能跑了吗?她不想因为这么一封追要封赏的信适得其反,在老大们心目中把自己描画成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这个小节书中叫作“口头表扬不落到比头上就只是说说而已”。


这个细节在职场中我偶尔会想起来,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是我,我恐怕也是一样的想法吧,瞻前顾后,比较在意别人的想法,想想还是算了。


但之所以今天写这篇,是因为我亲身经历了另一种做法,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书中的这个细节,当然了,主角不是我。


有段时间和其他部门同事合作了一个项目,项目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整体效果非常好,大家合作也都很愉快。


项目结束没多久,我收到一封邮件,要书面的合作反(biao)馈(yang)。


说实话,真的是挺新鲜的,这是我第一次在非年终总结阶段、非升职时期,收到的一个反馈请求,导致我用邮件和对方确认了一遍。


英文邮件大致意思:


我们在这个项目上合作有一段时间啦,项目结束了,我想请你给我写份合作反馈可以吗?


我现在是XX级别,目前在寻求更高一个级别的发展,以下我列出来了更高级别上需要具备的一些业务能力和要求(附上表格),你可以基于这次我们的合作,根据这个清单给我提供一些评价反馈吗?


反馈请直接发邮件到我的经理XX那里,他会和我后续沟通我需要提升和发展的地方。


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能够这样直白、大方地和他人要评价。


和上面提到小说里的细节不同的是,我们是不同部门的同事,我不是对方的什么领导,所以我猜对方应该是群发了几个不同的同事。


显然,事先也和经理沟通好了,所以合作同事给的反馈会直接发给经理,相较发给本人,因为大家给反馈能写得更加客观。


 


这种做法很聪明,既要到了评价,同时也不让人反感,因为是发给对方经理的,所以避免了直接给千篇一律的正面评价,能够让大家给出一些真实的建议。


前提是真正做了事情,做得也不错,不然评价都是负面的,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不过我觉得真正能这么做的还是少数,原因很简单,除去每个人性格的因素,比如是否会觉得不好意思,是否觉得告诉别人自己升职的想法会没面子,更多的其实是看一个公司对员工职业发展的态度是什么。


态度决定了公司在这方面的文化,最简单直接的反映就是,一个人如果这样做:


是否会被大家所接受,

是否会被周围人觉得“出格”,“有野心”,

人们是否能客观评价还是冷嘲热讽,

是否会得到老板的支持,

老板是否会认真和他/她沟通反馈和谈职业发展

......


做这件事并不难,但难的是缺少一个让人们放心这样做的环境。


所以这篇文章仅仅提供一种思路,要不要这么做还是要衡量具体的职场环境,不建议大家在所有环境都照着办。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