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心理医生之后,我花了46天读完这本书

作者:Stacy 分类: 生活方式 发布于:2020-1-31 23:20 ė1027次浏览 60条评论

大概两个月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记录第一次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过程。戳:请停止自我攻击——记第一次心理咨询


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后,留言板和后台收到了几十条留言,大概分为三类:

1)关心我的(许多留言看了很感动,感谢大家)

2)之前以为只有自己有这样的问题,隐隐觉得不对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看完之后表示恍然大悟;

3)和我打听咨询方式的。


其中2和3类留言很多。我写文章时候,没有想到原来这么多人有共鸣。更没有想到许多人,也要去找心理咨询。


包括一些周围的朋友,他们和我聊了我才发现,大家平时看上去过得光鲜亮丽,但背后都各自有各自的压力,需要做心理咨询才能平复。


有的是和父母关系不好,有的是自己和另一半出了问题,有的是工作和生活压力难以消化,还有的没什么大问题大压力,却总是郁郁寡欢,觉得日子过得没意思。


但这事儿就是这样——你无法理解的那种感受,不能说对方就仅仅是“矫情”。


总之,一时间,似乎心理咨询一下子“时髦”起来了,也很庆幸的一件事是,在这个时代,大家对这件事还是比较理解包容,不会用异样的眼神去评判。


这两个月,我也一直在调试自己的心理状态,做了一些尝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花了一个半月,跟着师兄Scalers的读书群(公众号:持续力),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我是抱着寻医问药的想法读这本书的,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我自己之前问题的原因。看完之后,确实有了一些更深的了解。明白了什么、以及如何导致了这些问题,就没有那么多负面情绪了。


分享一些对我有启发感的知识点吧。(原文有的比较枯燥,我重新组织下语言,也分享下我自己的例子。)


1. 如果你是个做决策之前喜欢穷尽所有选项的人,那么你是个利益最大化者,这样也许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却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理负担。


例子:之前令我很纠结的一个点是,我买房时候看的房子还不够多,没有把所有能看的都看了,在预算增加了一部分的情况下,我没有重新筛选一遍之前所看的房子。因为这个我责怪自己好久,后来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我这是在自我攻击。


我意识到其他的许多事情也是一样,我喜欢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必须都看完了我才能做决策。


因为这个在买冰箱的时候和大喵还吵过一次架。原因后来想想很好笑,搬家时我把挑选一个新的双开门冰箱的任务交给了大喵,他十分钟就告诉我选好了。


我问他如何选的,他说他在某网站上搜了双开门冰箱,跳出来的结果前几条里,预算差不多的,点开,看了看好像挺好的,就它了!


这令我很抓狂,我质问他:


“你怎么不研究下双开门的类型分十字形和上下连着的,也不挑一下是不是风冷型,能效是不是一级,有什么什么其他亮点,同价位的其他品牌的表现和口碑怎么样,就挑选了这一款?你看下这个评价里面好多说这个冰箱用了一段时间就坏了,有问题的评论还不少,这种信息怎么都没有注意到?这么随机就挑选了,你不知道系统推荐给你的不一定是你的最优选择吗?”


其实我也并不是很懂冰箱,但我的习惯就是挑选一个东西的时候要把它的各种参数性能还有专业术语都研究清楚,然后才能做决策(所以我也比较擅长做功课)。可怜的大喵被我问了这么多问题有点懵,觉得就是一台冰箱,这台和那台,价格差不多的话,差不了多少啊。


心理学解释:

我和大喵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者:知足者和利益最大化者。以挑选冰箱为例,知足者浏览到吸引自己的一款冰箱就可以了,但利益最大化者,要浏览完所有冰箱直到说服自己这就是最好的一款。


哪一类决策者更好?一项关于学生求职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益最大化者接受的工作比平均工资高出20%,但他们却对工作结果有较低的满意度,而且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更悲观,感到压力、焦虑、担心甚至抑郁。(《心理学与生活》,P272)


一个牺牲了一点可能带来的利益,一个牺牲了幸福感和健康。生活中,我们需要在做决策时找到一种平衡,重要的事做更多的投入,但不要因为不能穷尽所有信息和选项将自己逼到极端。


 


2. 你怎样解释每次成功和失败,可能影响了你成为一个乐观者还是悲观者。


例子:上次文章里提到,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多事情我都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事都不肯原谅自己,对自己太过苛责。


生活中的买房子,挑选家电,工作中的每一次问题的发生,我都会习惯性地想,都是我没做足功课,没有多花一些时间,没有用对方法...... 


这种适当的self-critical 能够帮助进步,但长期这样就形成了自我攻击,需要对自己共情,问自己的感受如何,放过自己。


心理学解释:

我们对生活中事件的解释,可能会成为终生的习惯性的归因风格,从而影响个体的动机、心境和行为。(《心理学与生活》,P376)


一件事情失败了,也许人为、环境的因素都有,但悲观的归因方式会认为是内因导致的,而且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觉得“都是我的问题”。乐观的归因方式会看到外部因素,也不会认为这种挫折会影响所有的事情,他们会觉得“下次改了这个问题,我就会做得更好。”


而一件事情成功了的时候,悲观主义者会认为是外部的原因,比如运气好。乐观主义者会看到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自己努力了。


乐观归因方式比较好,能够增强个体的信心,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研究结果表明,乐观归因风格的销售人员有更高的销售额。


归因这点很重要,因为关注我的读者中大部分都是女生,这里我也要提醒大家要格外关注这点:


女性抑郁患者是男性的两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历消极情绪之后,女性有更多的反刍思维,也就是说会过度集中在自己的问题上,增加了消极的感受,从而面临抑郁的风险。(《心理学与生活》,P480-P481)


这和之前我观察到的也是一致的,留言给我说把问题归结为自己身上的大多都是女生。


 


3. 面临人生重大事件,人们都会感觉到压力,你不是特殊的那一个。(这也许会让你心里觉得好一点)


例子:去年年底买完房子,搬家,开始有了还贷的压力,工作中也面临职责上的调整,所以我后来猜测也许那段时间心理状况不好,和这一系列的变化有关。但转而又觉得,就因为搬个家这点小事就过不去啦?真脆弱啊。


直到我看到书中这张“人生重大事件中的生活变化单位”表格,才更好地理解自己当时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给我带来的压力。(心疼地抱了抱自己)


心理学解释:

这个表格以结婚这个事件被赋予50单位为参照,把其他生活中的事件数值进行计算,得出生活变化单位,这些单位可作为个体所经历的压力总量的度量。


分数和身体状况呈正相关,所以分数越高,面对的健康风险越大。这里也要说明这只是一个参考量表,不能说明所有的事件都会对每个人产生相同的影响。


我看了下我自己经历的,经济状况改变(56)、工作职责变化(43)、居住条件变化(42)、居住地变化(41)都榜上有名。


 


看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就是,对自己的想法和心理状态有了一种知觉,当有一些负面想法的时候,能够把自己拉回来,不让自己掉进情绪的黑洞。


意识到了压力对健康的危害,也试着不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每隔一两天坚持做个冥想、练一会瑜伽,忙碌之余偶尔放松下来看一集日剧,玩一会儿switch,不是匆忙打个卡,而是沉浸在每一件事中,过好当下,取悦自己。


用这样的方式,和自己达成了更多的和解。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