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自我攻击——记第一次心理咨询

作者:Stacy 分类: 生活方式 发布于:2020-1-31 23:14 ė766次浏览 60条评论

2018年底的时候我搬了新家。在北京也搬过好几回家,不过这次不一样,这次是搬到了自己的房子里。而且空间比我在北京住过的任何一处都要大。我有点不太适应,虽然在家里三居都很平常,但在北京大两居两个人住还是头一回。


搬家前我就开始焦虑,从繁华地段的“老破小”,搬到了有点偏的“远大新”(因为繁华地段的大房子负担不起),适应起来有点慢。加上刚搬进来的时候暖气有一点问题,我开始不断追溯自己做这个决定的过程,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


我每天都要问大喵好几遍,我们为什么选了这里?为什么不选离地铁近的另外一个小区?为什么后来我们的预算增加了一些的时候,没有重新再把之前看过的所有房子再重新筛选一遍?


大喵好脾气,一直和我说,因为你要南向有阳光的户型,那个小区没有什么南向户型放出,之前房子有地铁你也不怎么去用,这个小区环境非常好算稀缺的,房子自己都不用装修也省了时间和精力(婚房装修,后来房东工作调动也没怎么住)。再就是如果能摇到号有车就解决一切了呀。


他还开玩笑说,装修劳神伤财,而且以你的性格肯定什么都要过问,我俩最后争起来估计早就离婚了。


但我仍然架不住自己每天对自己拷问三百回,我是不是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那段时间我陷入了焦虑之中,不仅如此,选购一些家电甚至一个靠枕的时候,都会举棋不定反复看,而且选到浑身出汗头疼得厉害也仍然做不了选择。


甚至搬家的前一晚,我还在找关于选择的文章、TED视频看,看的时候舒坦很多,但之后立马就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治标不治本。


新年假期,大喵在公司加班,我为暖气折腾了两天,让师傅不断来修,在我满心欢喜以为好了的时候,暖气凉凉了。这终于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我坐在乱糟糟的客厅里,嚎啕大哭。


 


宣泄情绪之后,我精疲力尽,躺在沙发上等着大喵回来。大喵回来了,从原来的家里把剩下的一些食材拿来,做了一顿大餐。吃完之后,我有了力气,我说,我要约个心理医生。大喵说,我支持你。


我先想到了学心理学的表妹,表妹说就算自己会做心理咨询,也不能给我做,这是规矩。我后来想起了一位关注了好多年的作者M,她也接受心理咨询,于是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约了她第二天。表妹提醒我,和心理咨询师咨询,只能限于咨访关系,不要想着能交朋友。


我写了一大堆文字发给M,我说我这是不是选择焦虑症?还是因为我有完美主义倾向所以要追寻一个最好的选择?但其实我觉得我并不是啊云云。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否能靠这次咨询解决我的问题。


我们微信视频谈话,M让我聊聊以前住的地方和现在有什么不同。我聊到以前出门就很繁华热闹,现在感觉没那么热闹,心里有点失落。她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各种聚会,我说其实周末我常常宅家。


M又问了许多我小时候居住环境的问题,我回忆起自己胆子小,在父母卧室打游戏的时候,总会幻想窗户边上和床之间的一小段距离有可怕的小怪物之类。


我们聊了一段时间之后,M有了一个大概的结论,我比较缺乏安全感。现在到了一个陌生的新房子、新环境里,不安感被放大了,我会觉得被以前那种热闹所抛弃了,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孤独感。其实我并不直接需要那种热闹,但以前那种走出家门、唾手可得的热闹让我觉得安心。


针对安全感的部分,她给我的建议是,告诉自己处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中,不用担心。另外多买一些东西填满房子,办暖房party。


她帮我找到这个心底里的原因之后,我一下真的不再纠结于房子位置有点偏这件事了。


 


聊完安全感,我又问了那个问题,为什么我有选择焦虑?为什么当外在条件变了的时候(预算提高一点),我没有去把其他所有的房子再重新再筛一遍?也许筛完一遍之后我仍然会选择现在这个房子,但我没有做这件事,我就会不断地去想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对。


听完我说的,M说,你当时做的决定,我听了你描述的过程,觉得是理性的,你们两个人考虑之后的结果,基于当时所能得到的所有信息,做出了当时最好的选择。


她还说,听你这么说我很心疼你,也许别的事情你也是这样子。你的自我攻击太重了。


听到这个我忽然泪如雨下,似乎一下找到了事情的源头。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事情我都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事事都不肯原谅自己,对自己太过苛责。


前段时间工作上有件事,我觉得那件事我已经做到了将近99%我所能做的,但仍然还会免不了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还是做得不够好?即使很熟的同事私下里聊都很吃惊我为什么会这么想。


直到我和大喵说,大喵说,那这件事是他们做得不对,不是你的问题啊。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释然,对啊,这件事我已经做了我所有能做的,我没有错。但接下来又陷入一种,为什么我自己没有错这件事,我自己都意识不到,还需要别人来告诉我?这样就又陷入了一种对自己的问责。


M说这也许是因为我信奉“只要努力就有结果”,虽然我从来不相信这句话,但其实我却是按照这个准则去生活的。


所以当结果不够好,就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不断逼自己更努力,以为自己可以对所有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感。但其实生活、结果所处的时代、环境、家庭这些因素都有关系,个人是无法掌控全部的。


这种想法也会导致我有一种“不配感”,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不配放松、不配娱乐,无法停下来,稍微看看剧玩一玩就心里有隐约的负罪感,无法停下来,享受任何开心,奴隶式地去生活。


真的是这样,当搬家的时候,我发现两年前我买的书,有不少是好玩的书,美食、旅游、建筑、艺术、绘画、历史,这两年全部是那些更为“实用”的书。前年我还看了不少电影,去年一年我看的剧和电影屈指可数,因为觉得"浪费时间"。


聊到这里,我仍然有疑问,那我为什么会这样?追求物质?渴望成功?我好像也没有那么强的物质欲望。我喜欢的生活仍然是平衡的、安宁的,幸福、普通、平安地过一辈子。


M说,这种原因的产生是对自己缺少共情。我内心始终有个问责评判的声音,这或许和家庭教育或者个人经历有关。过去这种自我批评的方式帮助我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但现在我可能已经受到的困扰大于好的一面了。我需要用共情替代一上来就问责,和自己达成和解。


她举了个例子:

小朋友摔倒的时候,大人跑过来担惊受怕:你怎么搞的?怎么那么不小心摔倒了?大人其实心里很关心,但其实没有意识到,上来应该先共情,问疼不疼,而不是上来就问责。这样的方式下,小朋友认为“摔倒”这件事,都是自己的问题。以后他摔倒的时候,都会想,怎么自己又不小心摔倒了。


我们的文化中,好像对“共情”这一点做得都不太够。有朋友失恋了,和爸妈倾诉,爸妈担心又着急,希望她赶快好起来,但表达的方式却变成了,“我就说过你就是不听”,“对方都要分手,你有什么好哭的,赶快好起来”,而不是问,“痛不痛”,“我理解你很难受”,“哭就哭吧”。


我很喜欢的作者Autumn曾经写过,“摔倒了,那就允许自己在泥里趴一会儿吧”,其实就是一种共情。看到的时候让人觉得自己被理解。


我们痛苦的时候,别人问你,生活这么美好,为什么就不能好起来呢?对方为你好、为你担心,你就不该作、不该宣泄情绪,不然你就是不懂事、不理解别人的一片好意,结果就是大家都变得很压抑。


写出来这些不是为了指责这种教育方式,而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意识到的时候,有了自我觉察,改变就会发生。


针对自我攻击这部分,M给了我一些建议,包括:

1. 当意识到自己自我攻击的时候,喊停。

2. 告诉自己,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是安全的,可以被接受的。

3. 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先问问自己当下的感受如何,对自己共情;然后再客观看这是如何发生的,解决问题。

4. “为什么不能”“为什么做不到”这样的句式要转变为“如果当时这么做,可能会更好”。

5. 列出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我列出了下班逛超市买菜、给自己做一顿好吃的、看剧、弹琴、看自己喜欢的书而非有用的书)

6. 理解自己、爱自己。

 


做了两次session,找到了隐藏在“选择焦虑”下的根本原因,我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像是压在心口许久的一块石头被挪走了。(而且挂了电话之后的十分钟,我就利索地下了好几个单,选择焦虑不复存在)


这就是我第一次约心理咨询的大致过程,记录下来是因为我觉得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这种“自我攻击”型的人,不断责问自己,耗尽自己心力,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入焦虑的状态。希望有这样问题的朋友可以对自己多一些共情。


另外也希望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极度抑郁或者是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才需要接触心理咨询。这件事上我们要转变一些观念,对周围这么做的朋友表达支持和理解。


这也没什么好难为情的,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了不同的事情,都可能面临着心理失调的问题,有的人自己消化慢慢走出来了,有的人则需要一些辅助。保持心理健康,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我很庆幸自己是个遇到问题、发现问题,就会尽可能去找方法解决的人,也是比较能够接受新观点的人,有朋友和我说,有这种自我成长、自我修复能力真好。


最后也很庆幸遇到了一个给我足够安全感的伴侣。


我现在对搬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仍是,大半夜的,我们俩一人抱着一个桶去接屋里不同暖气里放出来的冷水,两人对望,我情绪很崩溃,大喵却说,吃完饭还可以举重减减肥,多好呀。


生活中有很多糟心的事,但这样的一件件小事总会跳出来提醒我,当初嫁这个人的原因。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