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该需要见世面的时候去了创业公司

作者:Stacy 分类: 初入职场 发布于:2018-8-25 23:09 ė799次浏览 60条评论

Stacy按:

今天的文章起因是读者参与周五#我问Stacy#栏目的提问,我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想要把这个问题用我的角度回答清楚,发现篇幅太长,索性单独把它成文,给更多人参考。


某次和朋友吃饭,朋友聊到一个前段时间离开公司去了创业公司的小朋友,说到现状,觉得有点可惜。


听上去小朋友好像过得并不是很顺利,已经开始有点后悔当初做了这个决定了。


据说当初工作不满两年的小朋友想要走的时候,有几个私下关系不错的同事和他认真谈过好几回,老板也曾提出给他升职,但他一心想要追随某个前辈一起去创业公司,觉得可以学到东西,于是坚持离开。


其实创业公司不是说不能去,而是对应届生或者资历尚浅的人来说,创业公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1. 视野:应届生和工作两三年以内的人,正是需要平台的时候。


对应届生和工作经验比较少的人来说,去创业公司往往给的职位待遇都不会很高,多是基层干活,在这种情况下,视野有限(联合创始人之类不在讨论之内,那是自己创业而不是去创业公司)。


反之,如果在大公司工作几年之后,经验比较丰富,这个时候被猎头挖去创业公司,职位高些,视野也不会太受限。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个时候再去,职位和待遇都不太一样了呢?因为他们看中你的实际上就是你在大平台上获得的视野。而那时的你,即使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啊!


所以有的猎头会建议,在大公司待几年去小公司发展,大公司、小公司这样的顺序间隔跳槽,螺旋上升。后面这条就见仁见智了,但这说明起点顺序很重要。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现在能够帮一些读者解决职场问题,不少都是因为平台赋予的视野,见的问题多自然就成长得快,有些事不一定是要自己亲自做才会获得经验。


不要说创业公司看的广,刚毕业毕竟无法独当一面,更多的时候需要有个好平台,有个好领导带着。


2. 成长曲线:正如有些事不一定亲自做才能获得经验,成长不一定非要冒险才能有。


创业公司似乎不少人都觉得做事情多成长快,好像大公司就只能做一枚螺丝钉做一小块事情,是不是对大公司有什么误解?


前者也许接触的面广,但后者是做得深啊,两种都有优势,更何况很多大公司的职位并不是人们想的那样,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断有新挑战好吗?


你有没有想过,在创业公司看上去做的事情面广,也许是以牺牲深度换来的?


举个例子,在大公司有相对完善的系统和工具,只要乐意,几分钟就可以自己导出数据或者找出各种各样的数据看,很快积累专业经验。


但在创业公司,恨不得什么工具都要你自己搞定,想看个数维度都不全,要自己翻遍网上的工具。这种情况下,你能说自己的工作效率高吗?


就成长曲线来说,去大公司会拥有一条稳定、相对顺滑的成长曲线。注意:稳定不等于没有,很多不负责任的文章会偷换概念。


去创业公司的成长曲线就难说了,也许一路向上,也许忽上忽下,一切都打了个问号。


只要你在大公司是学东西的,成长曲线还是往上的,就没有必要觉得一定要去创业公司才能“学到东西”。


3. 公司环境:平台带不走,公司在你身上下了多少工夫,花了多少精力才是你要关注的。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创业公司应该没什么优势。大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创业公司比不了的。


一是预算要花在刀刃上,创业阶段一分钱掰成两分钱花,二是即使有些土豪创业公司利润高,人才是否算“刀刃”,是否愿意投资在人才身上,这要取决于创始人的格局。


有人会问我一些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哪儿参加,其实我参加的管理培训基本都是公司提供的。


不少大公司都舍得花钱采购贵贵的国内外顶尖咨询公司的职业测评,一份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内部也有自助的线上培训课程,遇到问题按图索骥。这些都是为了让管理者了解自己,了解团队,提高管理能力。


比起那些走到管理层全部要靠自己摸索要好很多,如果这些折算成钱,应该折算多少呢?


我们的职业生涯很宝贵,有些弯路你不必走。


4.周围同事和领导:你周围的人是怎样的,决定了你职业生涯中每一天的质量。


在职场上想要获得成长,除了做事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学习,还有一点许多人会忽略但很重要的就是,和周围优秀的人学。


大公司的层层筛选机制保证了周围人的素质不至于相差太多,但创业公司更依赖于创始人自身以及公司实际发展状况,也许会鱼龙混杂。


这就是有时候为什么有的时候读者问我,所在的公司同事或者领导糟糕,我除了给一些当下的建议,还会建议对方努力去一个更好的环境,找一个更好的团队。


如果周围每一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你见识得多,会成长得非常快。


但如果情况相反,那你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5. 现实利益:贪图短期的高薪,你知道你究竟失去了多少东西吗?


还有一种情况我强烈不建议去,就是其他完全不看,仅仅因为创业公司给的薪水高,就去了。


刚毕业或者刚工作不要抱着“财富自由”这种想法去创业公司,创始人排在你前面。要是说上市,小米多少年才上的市?后来的乐视呢?


我以前写过文章,薪资要看整个package,而不是账面上的。五险一金缴纳情况,户口,是否能办工作居住证,缴税情况,这些都要考虑进去。


有个朋友去的创业公司因为某地政府有政策优惠,公司注册地在外地,所以缴税相当于都是在外地。


结果朋友车摇号过期到续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情况没有办法续。还好之前在大公司时已经购房,不然会受到影响。


不要说你暂时不需要这些,等哪天改了主意需要用的时候会发现很麻烦。


6. 平衡的生活:缺乏弹性的生活会让你丧失人生其他的可能性。


最后想说说这条,对于不少创业公司来说,加班算什么,熬夜都是常态。996算啥,还有926(早九点晚九点每周上六天,和早九点凌晨两点每周上六天)。


朋友去了创业公司,24小时微信standby,下班回家还得抱着手机不停地刷,生怕漏掉信息,十几个群都有人@你。


更有甚者很多创业公司不负责任的老板喜欢转那种年轻人凭什么不加班的文章,管天管地管人家谈恋爱就差管夫妻生活了。


这种工作强度下如果还摊上一个“一分钟不回复就开除”的老板简直是雪上加霜。(某大公司的近期新闻梗)


但说真的,大公司要是因为这个就开除员工,分分钟上新闻,说明大多数大公司没法这么干,要开人的程序和借口都要麻烦一点。


 


说了这么多应届生和工作经验少的人不要去创业公司的理由,以下是一些我觉得如果符合还是可以考虑去的:


1. 本身路子比较野,脑子活,会来事儿,爱和人结缘的人。如果你喜欢秩序和规则,可能适应起来更难一些。


2. 学校专业进大公司没什么优势,不如放手博一回。


3. 创始人和团队核心人员能力强,稳定。选择创业公司其实就是选择老板,这话一点没错。


4. 以后打算自己创业的,这条其实也可以进大公司看一圈之后再创业。


5. 希望去一个全新的领域,且创业公司在领域中属于领跑者,有成为独角兽的潜质。比如之前的共享经济,当下的互联网教育和新媒体之类。这些你想学或者想做的大公司还没有,去了可以积攒经验。


 


以上是我对进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的一点想法,也许有人会用极端的情况反驳,但说白了,其中有多少都是幸存者偏差呢?


这本来就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其实本质上在于选择概率还是选择冒险。


这最终取决于你是怎样的人,愿意过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愿赌服输,愿意赌一把,我也送上我的全部祝福。


毕竟生活本身也是一场冒险啊。


(完)

本文出自 Stacy职场记,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Ɣ回顶部